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语文 > 作文

我的家史作文

时间:2025-08-16 09:18:42
我的家史作文(通用18篇)

我的家史作文(通用18篇)
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,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。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家史作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1

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尉氏县南曹乡,我的爷爷、奶奶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今年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。爷爷是1946年出生的,奶奶比爷爷晚两年出生。他们都是淳朴、善良、勤劳的劳动人民。两人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,两人结婚组成了家庭,后来养育了两个孩子。

我的爸爸出生于1973年,妈妈比爸爸大。爸爸他们小时候,买什么都需要票,如粮票,布票等,做饭要用“地火”。当时家里也比较困难,很难吃到肉,花生,瓜子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到,新衣服也要到过节时才能穿。但是,他们很懂事,从不乱花家里一分钱,常常帮家里做家务活。学习也很好从不让家里人操心,爸爸上学时年年都是三好学生。中学毕业,爸爸妈妈先后都考上了同一所大学。在那里他们相识相恋。

1998年随着一声哭声我出生了。出生时,我的体重是七斤,身高是59厘米。1岁两个月时我学会了说话,1岁四个月我会走路了。零五年、零六年我先后有了弟弟妹妹。我今年十岁了,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!我和伯伯、姨姨家的`孩子互相比赛,看谁读的书多,学习好。十年来,我在爸爸妈妈,爷爷奶奶的抚育下一点点长大,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懂事了。现在我乐于助人,懂得节约,认真努力……爸爸妈妈说:“这些优点都是咱家的人。”看来,在我身上真显现出前辈们的影子呢!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2

中国自古就是礼议之邦,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。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对应的家训,家风,还有家史。俗话说的好:没有规则不成方圆。从春秋的孟母三迁到宋代的岳母刺字,都表现出好的家训、家风不仅成在了长辈对后辈的希望与鞭策,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风。

我们闫氏的姓氏是由古代的繁体阎字转变而来的,据《新唐书》记载:阎氏家族乃黄帝的后裔,黄帝至周武王的子孙原属姬姓,武王伐纣灭商创建西周,封泰伯的'曾孙仲奕阎乡为爵。从仲奕始以地为姓,此乃阎姓的开始。武王封仲奕是为祭祀泰伯,所以阎姓的第一世应是泰伯,即阎姓始祖。

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训和家风,我家只有老家才会有家训。这些家训都是爷爷奶奶定的,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、长辈、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,勤劳节信懂持家,远亲不如近邻,好好对待邻居,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,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家训自古以来都是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,但对现在而言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。我家的家风是孝,孝敬我的父母,我的父母一直告诉我百善孝为先。家风是一条该永远铭记的座右铭,有了它,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,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,爬的更高,铭记自己的家风,让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!

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,家风好国家才会好,家风坏,那个国家再强大也不会很好,家风好,国家强大,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。我们需要时刻铭记我们的家史、家训和家风,让它们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3

我姓蔡。蔡,最早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的封国。叔度之子叫蔡仲,他的子孙后代就用"蔡"作为自己的姓氏。根据查阅的资料,截至2020年,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,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0位。蔡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,厦门市蔡姓人口约有3万人。

我的名字叫"显昊"。"显"是我的字辈,有"显赫""显耀""显贵"之意。"昊"是形容天空广阔无限。我父亲按照蔡家祖传的字辈给我起名,既有传承蔡姓家族传统文化的用意,又是希望我能人如其名,做个有前途,有成就,胸怀像天一样广大的人。

在我们家族中,有一个流传很广,非常有名的"蔡氏家训",头四句是:"积善之家,庆必有余;为善最乐,福寿双至。"意思是告诫我们蔡姓子孙后代,做善事是最快乐的。我们要多做好事,积德行善,这样才能多福多寿,吉庆连连,恩泽及于子孙。

我的曾祖父,大概是践行我们"蔡氏家训"做得最好,个人声望最高的一位老祖宗了。在我出生之前,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就都已去世多年。听我爸爸介绍,曾祖父是老家翔安区马巷镇五星村的生产队老队长,以"忠厚老实""诚信善良""助人为乐"闻名,几乎是小镇里最受人崇敬的一位乡贤。已故的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院士,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化学家,他每次回到老家马巷时,总会到我家来拜访慰问我的曾祖父。

我的曾祖母是一个家庭主妇,她勤劳能干,尤其擅长煮"油饭"。闽南的习俗,家里新生的孩子满月了,总要煮"油饭"和"红蛋",分给亲戚朋友和村民们吃。用大铁锅煮"油饭"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这个时候,人们总不忘上门来请曾祖母这个"大厨"去帮忙掌勺。曾祖母也总是乐于帮忙,因为,"为善最乐",这是她最骄傲的本事和最快乐的`事情了。

我的祖父是国营工厂马巷织布厂厂长,现已退休。像许多闽南人一样,祖父钟爱品茶,尤其喜爱铁观音。每天一早起床,祖父总会沏上一壶好茶,开启一天新的生活。祖父还多才多艺,吹拉弹唱无所不能。他会吹口琴、笛子、洞箫,还经常一边拉二胡一边高声唱歌。不管什么革命歌曲,没有一首他不会唱的。祖父还能与时俱进,智能手机玩得挺溜的,我们家族微信群里经常可以欣赏到他嘹亮的歌声。

我的祖母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。祖母从曾祖母那里传承了一手好厨艺,擅长煮"厦门薄饼"、炸五香、包粽子、地瓜粉条。由于我的父母工作很忙,祖母主动帮忙担负起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的工作,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。祖母做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,加上我的胃口很好,从小就吃成一个"米其林"小胖子,一看就知道是"奶奶养大的"。

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学教师,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。

以上是我的简简单单的家史。"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"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平凡的小家庭组成的。祝福我们的祖国千秋万代,繁荣昌盛!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4

我的父母可以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城市的,他们都不是天生的新乡市区人,而是从城市的边缘农村来到城市的,尽管现在市区与周边农村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清晰,农村都在渐渐的融为城市的一部分,但在我还没出生的那个年月,从周边农村来到城市还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。在当时,来到城市的一大障碍,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。母亲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刚结婚时候的日子:刚到城市,没有住所,就在亲戚家里借住。而借住的日子很不稳定,既要看别人“脸色”,还经常要搬家,今天去这儿住,明天去那儿住,以前在家里没有怎么吃过苦的妈妈,刚结婚不久,就要过这种“居无定所”的日子,她心情的低落可想而知,直到现在,每当回忆起以前的不易时,还总是将那段风雨飘渺的 ……此处隐藏9495个字……>一次晚饭后,我看见年迈的外曾祖母瘦小的身躯窝在椅子里在院子里乘凉,于是好奇地问外公:“外公,我的外曾祖母以前是怎么生活的,又是怎么养活你们的呢?”外公让我跟着他来到阳台上,只见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,缕缕清风一次次地吹拂着我和外公的脸颊。

外公望着月亮,娓娓动听地讲起来:“你的外曾祖母,我的母亲,今年已经92岁了,别看她个子小,背都驼了,年轻的.时候可能干了。记得六十年前,我才八九岁时,家里很穷,母亲为了养活我和五个妹妹,每天起早贪黑到集市上去做买卖。”“都卖些什么呢?”我满怀疑惑好奇地问道。外公笑着说:“卖的东西大多是母亲亲手种的或养的。有地瓜、花生、土豆、黄瓜、地瓜叶、鸡蛋还有鸡等等,各种各样,有什么就卖什么。”

“可是,以前又没有车,外曾祖母是怎么把那些东西拿去卖的呢?”我转过头,盯着外公,等着他的回答。

外公的脸色一变,凝重的神情带着几分伤感:“是啊,母亲爱我们这些孩子,不想让我们受苦。所以,她每天都挑着比她身体还重的担子到集市上。有时生意不好,还要挑着担子沿路吆喝回来,常常顾不上吃饭。就这样很多年,母亲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,背都累弯了。”

“外曾祖母可真厉害!可是东西这么多,她是怎么数的呀?”我又问。

外公的脸上竟露出了笑容说:“母亲没有读书,不懂数数,小时候听她数鸡蛋时总觉得很好笑。她总是一双、两双、三双……一遍遍地数着。母亲很勤劳,又坚持不懈,我们都应该尊敬和孝敬她。”我沉思了一会儿,难怪妈妈也总是跟我说,外曾祖母就是我们家里的一宝。

听了外公的讲述,我想,正是因为外曾祖母的勤劳,才会有我们今天家族的繁荣。我会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,同时也要懂得勤俭节约!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16

姥姥、姥爷大概年岁大了,经常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,每次听他们“痛”说家史,我就觉得自己实在太幸福了。

姥姥、姥爷年轻时,住的是低矮的小平房。姥姥是教师,每个月的'工资只有42元;姥爷是厂里的高级工程师,工资也差不多与姥姥一样多。这点收入,生活怎能富裕?确实,在他们年轻时代,谁家生活都很不容易。尽管他俩整天省吃俭用,但是每月工资都花不到月底,只能东家借两元,西家借两元,为的是给两个年幼的女儿订一瓶牛奶喝,因为妈妈和姨妈那时正是身体开始发育时期。

而姥姥和姥爷两人顿顿都以苞米面大饼子为主食,因为大米是细粮,每月有定量。大人少吃两口,就能让孩子们多吃两口。除了玉米面大饼子,吃的最多的还有高粱米水饭,现在属于酿酒的原料。菜呢?以汤为主:白菜汤、萝卜汤、酸菜汤……怪不得姥姥现在做饭很少烧汤,原来容易引起辛酸往事!姥姥还说,那时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太少了,原因是国家物资少,人口又多,分摊到每家每户身上,当然就少得可怜了!姥爷帮姥姥边往餐桌上端火锅、清蒸鲈鱼和红烧肉,边说:“这些东西呀,那年头别说吃,想都别想!”家里的陈设呢?姥姥说,只有一张方桌,两个木凳,晚上留给孩子学习写作业用。一铺火炕,炕边摆着姥爷自己做的炕柜,全家老少一年四季的衣物都在里头。啊,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!国家富强了,社会进步了,从每家每户的吃穿住行上都能看到。姥爷过去上班骑自行车,爸爸现在有私家车。姥姥过去全学校有一台电话,现在我家人手一台手机。姥姥家过去房间小得去掉火炕,剩下的地方转不开身;现在呢,就连我自己的房间都有写字台、大衣柜、席梦思床和皮转椅,对了,我还有电脑--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。

互联网使世界变小,祖国科技正在迅速发展,我绝不能袖手旁观。我要和祖国一起成长,一同进步。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17

家庭是圃,孩子是苗。家风如雨点,它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小苗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,才能出类拔萃。人,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。国家,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。世界,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。

我家的家史就是:勤俭节约。为什么这是家史呢?因为自爷爷奶奶起我家里就变成勤俭节约的好家庭。爷爷奶奶经历过河南大灾荒,那时有几升小米已经不错了,没有粮食的就得吃野果子,刮树皮,每天都有不少人饿死。所以,他们熬过了灾荒后,有了足够的粮食便开始省吃俭用,好像明天就要经历大灾荒似的。但是,必定我们后代人没有体验过大灾荒的时候,有时还是会浪费一些。有一次,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择韭菜,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了他们童年时候的事:他们经历灾荒的时候是怎么过的,喝河水、吃野果、刮树皮,看见一个果子就欢喜的不得了。我听后在想象着那个“恐怖”的'画面。从爷爷奶奶开始,家里就变得勤俭节约。

妈妈给我们讲过,她们小时候的作业本是双面的,那时候家家户户也没有很多钱,干什么都省吃俭用。他们那个时候用本绝对不会像我们想要的本就买,尽管有多余的本,我们还买。他们那个时候啊,本用完了,交给家长看,有半页是空的,就要继续用,用笔也是这样。现在呢,妈妈也要求我们这样子,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小时候家里勤俭节约的故事。

家里流传着一句话“吃自己的饭,流自己的汗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”这就是我们家所谓的家训了。在我们家,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、自己的衣服自己来叠、自己想要吃羊肉串自己下楼买、自己想吃什么自己做……在我家,就要自力更生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。

看!这就是我家的家风,家史,家训,怎么样?是不是很独特呀!我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、家史、家训,让它们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,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!

  我的家史作文 篇18

当山下湖这只负着珠乡美丽贝壳的蜗牛第一次爬动时,她身上美丽贝壳的光泽闪动了每一个家。不知为何,也许是应承了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的古训,她美丽贝壳上的小凸起开始闪动灵性的光泽。是希望!带动这汪喝山下湖之水长大的人们致富的心愿。

珍珠,斑斓的光泽中我仿佛看见了我的家,那片安详而又忙碌的土地。

记得我五岁的时候,爸爸开始做珍珠生意。当第一次接触到那些灵动的小东西时,我就能感觉到父亲眼中充满的希望。那时,父亲还年轻,有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。他只想着靠着珍珠,脱贫致富。从那天起,我家就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,我总是用一双天真的眼睛瞅瞅他,瞧瞧你,对于5岁的我来说,算是一件有趣的事。可珍珠带来的并不只这些,随后的几个月中,父母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,为生意忙碌着,总是顾不上我。我并不介意,因为父亲跟我说,有了钱就给我买变形金刚,毕竟在我的孩提时代,变形金刚是称霸在几个毛小子心中的.梦。我觉得,那些亮晶晶的很像糖的东西,一定是好东西。

但是,甘蔗必有那咸涩的一段。当父亲的生意带来甜味时,干涩也随之而来。在我七岁的时候,父亲养的一批蚌全部死了。那几天的日子里,父亲紧锁的双眉与母亲满是血丝的眼睛让我惊吓不止。我木然地检点自己和姐姐,随后向母亲说:“囡囡很听话,没给妈妈捣乱,妈妈不要哭了。”母亲只是咬着发干的嘴唇,拍着我入睡。但是,苦尽甘来之时,爸爸再一次笑时,我已经10岁了。那段过去的日子里,我总知道,那些晶莹如泪珠般的东西是不会抛弃希望的。

长大了,我已经12岁了,姐姐十八岁,爸爸与妈妈已经有他们创造的结晶事业,姐姐也即将向珍珠挥手,至于我,保密。

《我的家史作文(通用18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5 烽云国学网 www.itfyun.com 版权所有